艺考咨询关于2024年新高考政策解读讲座-艺考院校
优学小报道 关于2024高考新政策解读
关于新高考,很多新高一的学生和家长都是 一脸懵 ,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才是对未来最好的选择。为此优学培训学校的政策分析师穆成骏召开了2024年高考新政策解读的讲座活动。
2024年高考生家长,对新高考政策非常关注,为了帮各位家长答疑解惑,特别举办此次政策解读,以便家长朋友们更好的参与到考生升学的过程当中去。
2024年新高考政策的解读无非有两个方面:
一是高考3+2+1新模式;
二是新高考英语实行的一年两考制。
一、新高考改革3+2+1模式
3 是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 1 是指物理、历史两门限选科目; 2 是指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以及除了必选一门以外的科目中任选2门。
在 3+1+2 模式下的选考学科中,将物理、历史作为必选科目,学生必须至少选择其中一门报考,这等于给偏文、偏理的考生指出了更简便的选择之路。
新高考语数外每科150分,总分450分,计原始分,物理、历史100分/门,计原始分。政治、地理、化学、生物:100分/门,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总成绩(赋分等级分为A、B、C、D、E,5个等级,最低等级赋分为30分)。选择性考试每年组织1次,安排在6月份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考试成绩当年高考录取有效。
3+1+2模式下,考生有12种组合可以选择。
从整体数据来说,选择 物化政 组合可选择范围最广,选 史地政 组合选择范围相对较窄。
当物理和历史作为必选项时,两门对应的可选专业大类差别明显,对应了高校开设专业时偏传统理科专业较多的现状,但同时搭配 化学+政治 更受高校专业认可。
二、新高考实行英语一年两考制
英语听力(部分地区有口语)和笔试分开,部分地区一年两考,取最佳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逐步取消高招录取批次,全面实行平行志愿;
英语学科分数在高考招生中的权重。考试分值由150分降低到100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三年内有效。
尽管赋分制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新高考打破传统的文理分科,给学生提供了12种、20种甚至更多的选择机会,而选择不同组合的学生,却可以报考同一大学的同一专业,由于谁也无法平衡不同科目试题的难度,所以实行赋分制度是相对来说最公平的做法了。
那么选科对高中生而言,无疑是一场博弈。是选择自己擅长的科目,还是选择好填报志愿的科目呢?究其本质,我们得先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了解自己最擅长的是什么。未来要读什么专业,与选科关系紧密!
由于缺乏经验,很多学生和家长不知该如何决策。其实,新高考选科只要能够正确认知自我,并且综合考虑以下六大因素,便能做出正确合理的选择。
三、新高考选科必须遵循的6大关键因素
(一).学科基础
基础好,相当于一个好的起点。选择优势学科,其意义不言而喻。学生和家长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判断自己学科基础的强弱。
1.分数。分数是权衡学科基础的最直观的数据,历次考试平均得分较高,就说明该学科的基础较好。
2.排名。由于新高考采用等级赋分制,最终赋分分数取决于名次,因此排名也是衡量学科基础的重要依据。排名不应局限于班级或学校排名,最好能够参考全市(区)乃至全省的统考排名进行判断。层次越高,范围越广,其参考价值越大。
3.知识掌握程度。可以根据平时学习情况或试卷分析,从各个知识点的得分率或正确率来看,知识掌握的越全面,学科基础越牢固。
建议:
由于分数可能受试卷难易影响,排名可能受区域水平影响,知识掌握程度可能受主观臆断影响,以上三个方面需要综合来看,不能片面分析,才能够对学习基础有一个比较全面、客观的判断。
(二).提升空间
学科基础代表的是现实状况,提升空间则代表未来可能,它是学科后到高考前,影响学科成绩变量的关键因素。有些同学在某些学科上或许基础较差,但仍有可能在一年或两年后超过其他人。判断学科的提升空间主要可以参考以下三个方面。
1.学科潜力。潜力即为表现出的能力。一名学生的学科潜力是很难直观判断的,只能通过一些特殊情境下的表现,进行模糊判断。潜力越高,其提升空间也就越大。
2.学科能力。学科能力可以进一步剖析为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学习、成长过程中逐渐发展形成的,包括思维转化、逻辑推导、人文素养等等。如果具备该学科所需要的核心素养,那么在学习过程中会更易理解吸收和灵活应用,提升也会更快。
3.学习习惯。学习习惯包括学习方法、方式、节奏等,是学生在小学、初中这9年学习过程中逐步累积形成的。不同的学习习惯应对不同学科,其学习效率也是不一样的。
建议:
由于提升空间存在太多隐性因素,不能主观评判,建使用权威的测评系统进行测量,参考客观数据进行分析。
(三).兴趣倾向
做感兴趣的事会让人心情愉悦,选择有兴趣的学科进行学习,不仅可以增强学习动力,极大程度地减少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厌学、怠惰等负面因素,有时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出奇效果。
兴趣倾向虽然表现地较为直观,但有时候很难正确把握,因为会影响判断的干扰因素太多。比如一名学生喜欢物理,平时也会花更多时间在物理学习上,但这并不能表明他的兴趣倾向在物理上,很有可能是他在物理上有一定的优势,能够经常考高分或受老师表扬,才会更专注于物理。
建议:
兴趣倾向的评定一定不能太过主观,或盲目听从学生自己的判断。学生和家长应该多了解一些有关兴趣倾向的知识,如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等,同时还可以借助一些兴趣测评的道具、游戏、测试等,帮助自己更准确地判断兴趣倾向。
(四).大学要求
对于新高考改革实施地区,各大学会发布各专业关于科目选择的要求,唯有按照要求选择了必选科目,高考时才能填报该专业。这是学生和家长必须了解的。
不同专业对于科目选择的要求不同,有的专业要求考生必须选考某一门;有的专业要求考生在某两门科目中任选一门;有的专业要求考生在某三门科目中任选一门;有的专业要求考生某两门科目均须选考;有的专业要求考生某三门科目均须选考;还有部分专业不要求选考科目。
建议:
大学要求是选科的硬性参考条件,学生和家长一定要掌握准确信息,切实根据大学发布的要求进行选科,万不可凭经验主观臆断。比如,很多大学的心理学会要求选考物理,因为心理学重视逻辑思维能力,强调数据的测量、统计和推导。如果学生和家长想要报考心理学,却未了解心理学的学科要求,很可能因此作出错误决策。此外,不同大学在相同专业上的选科要求或有差异,这一点也能忽略。
(五).专业选择
新高考改革的一大要点就是强调专业重于大学,因此,唯有正确选择专业,才能算得上真正意义的正确选科。专业选择对于选科的影响,除了考虑上一条的大学要求外,还要考虑大学教育与高中教育的衔接问题。
高中所掌握的学科知识,是学生大学学习的重要基础。很多专业,对于高中学科知识的要求十分高,如果未掌握好相应的基础知识,那么大学学习便会很吃力,乃至挂科,甚至出现退学重新参加高考的案例。新高考推行初期,浙江、上海考生因为避免物理,也让大学教授们十分苦恼。因此,选科首先要选专业,与所选专业有密切关联的学科是首选的考虑对象。
建议:
考虑专业与高中学科的关联,一定要依据专业的大学课程内容,不能主观臆断。此外,一个专业类的不同细分,其关联的学科会有差异,不可一概而论。例如医学类专业,大部分学生和家长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化学和生物,但其中医学技术类方向,如医学影像技术会更看重物理。
(六).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可以算作专业选择的衍生,是在专业衔接基础上更长远的考虑因素。现在已不像以前那样,大学毕业了才考虑就业问题,很多家长在K12阶段便开始为孩子规划职业发展,很多高中增设生涯规划机制,全国各地关于生涯规划的课程、讲座也比比皆是。职业规划是生涯规划的重要一环,高中生重视职业规划是很有意义的。
建议:
职业规划需要多了解职业信息,最好能提前接触职业体验,让学生对职业有更清晰、更客观的认识。不正确或片面武断的职业认知,不仅不能实现职业规划的意义与价值,反而可能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总的来说,以上六大因素是一个整体,应该综合考虑,不能简单凭单一因素判断决策。此外,以上分析都是立足于选科而言,实际上六大因素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例如,专业选择与职业规划密切相关,学科基础、提升空间、兴趣倾向也是专业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学生和家长在选科时,要本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态度,多方面了解、向专家咨询,获取专业建议,避免走弯路。
四、想上985/211高校,哪种组合更吃香
4月份,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这8个省份发布了新高考实施方案,即 3+1+2 模式。
下面根据河北省发布的《2024年拟招生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汇总表》汇总了这四个省份选考科目组合的相关数据,赶紧看看哪种组合更优。
3+1+2 模式下首选科目整体情况
在 3+1+2 的模式下,首选科目选物理或历史决定了考生未来选择专业的大方向。从数据来看,首选物理的考生可选的专业范围要大于首选历史的考生,而接近一半的专业(类)没有明确的要求,选择物理或历史均可。
哪个选考科目组合可选专业最多?哪个最少?
从表格数据来看,在首选科目确定的情况下, 化学+政治 的组合符合更多高校专业所需学科知识,而 地理+政治 的组合可选择的专业(类)最少。
对选科科目3门均有限制
有些高校对于3门选科有明确的要求,例如天津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专业就要求考生必须选择物理、化学和生物。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对于三门选考科目都有要求的专业总数并不算多,但考生在报考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尤其是对于上述院校和专业意向度比较大的。
另外重点看一下这些有限制的专业类型。
医药类、农学、园林类为主的专业要求考生必选物化生这一组合;
新闻传播学类、语言类专业要求考生必选史政地;
西藏农牧学院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以及西藏大学的地质学专业要求必选物化地 ;
昆明理工大学的园林专业要求必选史生化;
想上985 211高校,哪种组合更吃香?
上文给大家分析了全国高校各选科类型的排名情况,那么985 211高校也是如此吗?哪种组合更吃香呢?先看一下数据!
表格中,排名这一列是985 211高校各选科类型可选专业(类)个数的排名情况,而总排名是指全国高校的排名情况。
对比这两列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首选科目确定的情况下, 化学+政治 的组合符合更多985 211高校专业所需学科知识,这点和全国高校整体的情况一致。但是,当首选科目为历史时, 地理+政治 这一选科组合却并不是可选专业(类)最少的,反而 化学+生物 这个组合的可选范围最小。这也说明了985 211高校在偏人文类专业,对于 历史+地理+政治 这一组合认可度要比其他院校高。
3+2+1 模式下选科建议
那么,在 3+1+2 的模式下,考生究竟应该如何选科呢?
1.首选科目决定了考生未来专业选择的大方向,首选物理的考生可选范围大于首选历史的考生。
2.在首选科目确定的情况下, 化学+政治 的组合符合更多高校专业所需学科知识, 地理+政治 可选范围较小。
3.想上985/211高校,在首选科目确定时, 化学+政治 的组合符合更多高校专业所需学科知识。选择物理的情况下, 地理+政治 可选专业(类)范围较小;选择历史的情况下, 化学+生物 可选专业(类)范围较小。
4.参考目标高校专业(类)的要求,注意3门选科科目都有限制的高校和专业(类)。想要学医,学习物理+化学,选择范围更广,部分学校更是要求必选物化生。
5.结合自身的兴趣、优势和职业的规划合理进行合理选择。
6.结合学校开设班型情况选择。理论上来说,选科组合共有12组,但实际上各个学校并不会12个组合都开设,具体开设情况还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淘宝网购买: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607869607153
微信微店购买链接: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2226405913
拼多多团购价购买:https://mobile.yangkeduo.com/goods.html?goods_id=6294136775
推荐阅读;
2024版《即兴评述宝典》播音主持编导制作艺考专用中影指定用书
文艺常识配套习题【真题追踪】广播影视编导艺考专业考前专项突破教材主编位彦鲁
2024版《艺考生文化课百日学案》艺考生文化课百日冲刺专用教材
《2024版艺考生报考指南》美术、音乐舞蹈、编导播音影视表演专业,选学校、报志愿、专业考试必备工具书
2024高考体检常见问题答疑
安徽省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补报名时间
【2024海南高考报名官网入口】海南2024年高考网上报名系统入口
【2024海南高考报名时间】最新公布:海南省2024年高考报名具体时间安排
【2024青海高考报名官网入口】青海2024年高考网上报名系统入口
【2024青海高考报名时间】最新公布:青海省2024年高考报名具体时间安排
2024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
2024年内蒙古高考报名问题解答
吵翻了!近5年高考作文难度PK,全国卷太难了
青海省2024年普通高考报名公告
海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4年海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
新疆2024年普通高考网上报名将于2024年11月11日正式启动
2024年青海高考报名流程
吉林艺术学院2024报考攻略(附录取线)
浙江理工大学2024报考攻略
关于做好湖北省2024年艺术类专业统考工作的通知
2024年湖北高考报名政策问答
2024年湖北省高考报名政策问答
2024年云南省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工作规定
2024年云南高考网上报名考生须知
福建省关于延长2024年高考报名现场确认时间的通告
2024年高考天津市11月1日开始报名
2024年天津高考报名即将开始,常见问题解答来了
湖北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须知
吉林2024年普通高考报名工作相关事项问答
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考特殊考生报名材料办理与审核
云南省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网上报名考生须知
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信息采集办法
关于做好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
2024年天津市高考报名工作规定
2024年天津市高考艺术类专业报名及考试安排
2024年吉林省普通高考报名工作相关事项问答
2024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须知
2024年北京市高考网上报名系统使用问答
关于做好山东省2024年普通高考报名工作的通知
http://m.99zihua.cn/a/239360.html 艺考咨询关于2024年新高考政策解读讲座-艺考院校 艺考院校联系方式
客服QQ:
1067845683
。
客服电话: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