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辍学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

初中生 2020-04-03 129 0

  中学生辍学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

  中学生辍学是制约“普九”发展的突出问题,也是目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认真分析中学生辍学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依法制止辍学,是各级党政和全社会的“重中之重”,更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中学生辍学原因分析

  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不少中学尤其是不少农村中学的年辍学率都超过了国家规定2%的标准,有的高达4%以上。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中学生辍学不仅发生在贫困地区,那些经济状况较好的地区也十分严重。可以说,中学生辍学现象,不仅是对教育事业的严峻挑战,而且是对创建和谐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严峻挑战。如果不采取重大措施加以制止,不仅影响“普九”和“普高”的顺利实施,丧失经过几十年努力取得的“两基”成果,而且将对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中学生辍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综合性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点。

  1、家庭原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生存环境,家庭主要成员(家长或监护人)是孩子觉悟、提高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的优劣和家庭主要成员素质的高低,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调查数据显示,中学生辍学有36.25%的因素是因家庭原因造成的。一是家庭确有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孩子就学的基本费用。家庭主要成员终日为生计而奔波,既没有精力照顾孩子,更没有足够的财力供孩子就学。更有甚者,孩子被认为是家庭经济收入的重要支柱,强迫其中途退学,帮家庭劳动或经商。二是家长文化底蕴不足,就学意识差。他们以自己的经历对待孩子的成长,因而对孩子的期望值不高,一看到孩子升学无望或成不了什么“家”,就强迫孩子弃学从农、从工、从商,“早工作、早赚钱、早积累”。三是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孩子每天放学后回到空荡荡的家中,缺乏双向的生活保护和教育扶助,性格孤僻,很少群体观念,稍有疏忽,便流落到社会上。四是重男轻女的封建意识。农村初中尤其是山区初中辍学的男女生比例高达1:1.5以上。多子女家庭中,绝大多数在条件不很充足的情况下,优先保男孩就读。五是拼搏型家庭。个别家庭的男女家长正值事业中期,忙于工作,没有拿出应有的精力教育孩子,没有很好的履行和承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笔者从家庭原因的单项调查中,了解到部分学生的请假理由和没有完成作业的解释理由,令人啼笑皆非,又深感心酸。如,“爸爸妈妈晚上加班休息晚,早上没有提醒我,我还以为是周末,耽误了上学”。“爸爸妈妈又加班,有两道题不会做,没有人指导”等等。

  2、社会原因。一是受社会用人制度的影响,使“读书无用论”再次抬头。长期以来,“学而优则仕”、“升学就业跳龙门”的思想在人们的心目中根深蒂固。随着改革的深入,打破了“升学就业,国家安排工作”的观念。再加上近几年市场经济运行的过程中,暂时出现的企业破产、工人下岗、个别文化层次较低者发财致富等因素,致使新的“读书无用论”再次抬头,造成大量学生辍学。二是社会招用童工的影响。不少企业尤其是个体私营企业,违法廉价招用童工,加剧了学生的流失。三是受邻里子女辍学的影响,形成了学生辍学的自然群体。

  3、行政原因。一是法制宣传不力。尽管国家先后颁布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但是由于宣传不深入,不持久,不少群众的教育法制观念和“普九”强制观念依然十分淡薄。二是执法措施不力。个别地方没有把制止学生辍学当作重要的政府行为,对辍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缺乏强制措施。学校对辍学生多次动员无效后,无可奈何。三是配套建设不力。只重视教学用房建设,没有把生活用房尤其是学生宿舍建设列入重要位置。一些学生走读半径过长,走读环境较差,安全得不到保障,因而造成辍学。

  4、学校原因。几乎是在所有的家长座谈会和复学学生座谈会上,都有一部分家长和复学学生埋怨说:“上学如同蹲监狱”,造成厌学直至辍学的客观原因中,很大程度上是教育的失败。突出表现在6个方面。一是评价水平低。不少学校还没有真正从应试教育的阴影中走出来,没有建立或使用健全的评估机制,单纯以文化课甚至以主要学科的考试成绩评价教师,致使教师只抓主要学科和学业成绩好的学生,部分学业较差的学生得不到较好的辅导机会和应有的“平等受教育”机会,倍受冷落和歧视,既使有特长也得不到发挥,没有成就感,不能抬起头来走路,形成沉重的心理负担,丧失了对学校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信心和动机,产生厌学乃至对学校的厌恶情绪,导致辍学。二是教学水平低。有60%以上的辍学生对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表示不满。教育内容偏深、偏难,不切实际,不少学生甚至认为“对将来工作毫无用处”。部分教师尤其是拔高使用的“小转中”教师,文化素质低,教学方法不适应,不能因材施教,没有体现学生主体,那种面向优生或大部分学生的“一刀切”教法和死记硬背的做法,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同时,学习过程中,不能体现学校是“学”的场所,教师对学生缺乏正确的能对人一生受益的学法引导、毕业辅导和就业指导,导致学生学习的无目的性和盲目性,同样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三是管理水平低。不少学校不能认真领会和深入贯彻“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学校管理方针。要么管得松,“放任自流”,许多学生出现了辍学倾向,学校还没有做出相应的反应,不少老师还很高兴,因为这样的学生往往是“害群之马”;要么管得死,“画地为牢”,学校官员和老师成了“看守”,学生尤其是好说好动、性格活泼的学生,失去了个人尊严和民主权利,与其生存的愈来愈加民主的时代环境格格不入,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厌学、辍学。四是装备水平低。一方面,校舍不足,班额过大,教师辅导跟不上,转化无望,造成辍学。另一方面,内设不足,教学实验、活动场地和活动器材不配套,学生的智力得不到充分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得不到充分张扬。五是师德水平低。极个别的教师缺乏最基本的热爱学生的师德修养,学生在学校得不到教师在情感上的交流、关心和爱护。六是经费水平低。多数学校的办公经费仅仅依靠学生杂费,不能满足正常的教育教学需要。不少学校为了维持运转,把本不该由学生负担的公用经费转嫁到学生身上,加重了贫困家庭学生的经济负担,造成学生辍学。

  5、个体原因。内因和外因相互联系,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来自家庭、社会和学校的种种不利的客观因素,对孩子的身心产生了很大影响,从而造成学生主观上内在因素使然的辍学行为。突出表现为:①学习动机丧失造成辍学。由于教育态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不尽完善,使部分学生尤其是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感觉不到学习生活的乐趣和学校生活的魅力,认识不到学习的生活实用目标和人生终极目标,学生一致处于学习成绩低劣失败的环境中,从没有在学习上产生过成就感,“低人一头”的日子日复一日,这种阴影一致影响学生的成长,有部分学生就破罐子破摔,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欲望,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久而久之,必然造成辍学的现实。②心理负担过重造成辍学。各方尤其是家方和校方对学生单方面的苛刻要求,造成学生过重的压抑心理;父母和教师对孩子的过分保护和干涉,造成学生过重的盲从心理;家庭劳动个体化的倾向,使孩子缺乏交流,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在群体中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学业成绩持续落后,加上各类活动开展的少,使孩子的就学欲望越来越低,甚至对生活也丧失了情趣和信心。③身体和其它方面的突发原因造成学生的自然流失。

  中学生辍学危害深远,不容忽视。①不利于“普九”、“普高”的顺利实施。②违犯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影响了党和政府的施政形象。③不利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④带来了新的就业压力。⑤导致了教育资源的浪费。⑥引发了青少年犯罪:辍学——失业——犯罪,构成了恶性循环,给社会稳定带来了很大隐患。

  二、制止中学生辍学的对策研究

  依法制止中学生辍学,最大限度地控制中学生流失,是一项迫在眉睫的艰巨任务,政府、社会、学校、家庭都有责任,必须强化依法治教,实施综合治理。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依法“普九”的社会环境。《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政府、社会、家长、学校的责任和义务都作了明确规定,既然是法律规定,就有一定的强制性。各级各有关部门应充分利用“教育法规宣传月”活动,采取领导电视讲话、出动宣传车、散发明白纸、刷新宣传标语、召开家长座谈会等形式,切实加大教育法规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干部群众和教育工作者都要认识“普九”的重要性,明确应尽的义务和职责,关注“普九”,支持“普九”,参与“普九”。村“两委”还要采取登门走访、集体学习和广播敦促的方法,做过细的思想宣传工作,促使辍学生复学,并让学生家长明白“孩子上不上学,不是自家的事”,而是法律规定的必须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各级宣传媒介要把握正确的舆论方向,大力宣传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依法“普九”的思想观念,为顺利实施“普九”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2、更新教育观念,规范依法“普九”的教育行为。制止中学生辍学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更是教育内部义不容辞的责任。一要端正办学方向。要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主导观念和“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学生中心观念,坚决纠正片面追究升学率的现象,尤其要建立全面、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体系,废弃单纯以文化课或主要学科成绩评价学校办学水平、教师育人水平和学生素质发展的错误做法。同时,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减负的各项规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确立成就感,主动活泼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二要改革教育模式。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到来,要求教育必须彻底摒弃教师“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和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应试模式,走出“用过去的知识教现在的学生面向未来”的怪圈,构建全新的适应终身教育大潮的素质教育模式。一方面,从“教”的革命开始,实现由“教死”到“激活”的教学方式变革、由“平面”到“立体”的教学手段介入、由“内功”到“外功”的教师素质升华。另一方面,从“学”的革命开始,培养会学习的人、个性和谐发展的人、具有创造力的人。正如《学习的革命》直截了当总结的那样:学校里最重要的应当是2个科目,学会怎样学习和学会怎样思考。三要因材施教。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和分流施教,以保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完成义务教育的双重任务,既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新生,又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四要规范学校管理。要建立健全辍学报告制度、学籍管理制度、学校收费制度以及规范师生行为的各项规章。同时,把辍学问题列入评估学校和教师工作的重要指标,层层签订《依法治教责任书》、《依法治校责任书》和《依法施教责任书》,对“课负”、体罚、乱收费等造成辍学的热点、难点问题,实行一票否决,最大限度地防止因教育行为不端造成的学生流失。五要认真实施防差转差措施。建立差生转化档案,实施好“师助生帮”措施,尤其是要建立特困生救助基金,尽最大努力防止因学业差或经济贫困造成的流失。六要全力加强学生就学观念教育。“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其志。”有了正确的思想,才会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和坚定的学习信念。纵观古今中外,从布鲁纳到加里宁,从苏霍姆林斯基到陶行知,许多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的端正和培养。结合教育教学的实践,当前应突出抓好四个方面。①综合素质教育。引导学生了解个体发展的标尺,笔者认为有九条:正确的人生方向,良好的人格品质,现代人的思维习惯,主动的学习觉悟,较好的文化基础,健康的艺术修养,勤劳的双手,主动发展的能力,不断丰富的社会知识。②思想品德教育。③心理素质教育。主要是自信、自强、自尊、自爱、自立教育。④就业教育。在初中毕业阶段,学校和家长就应开始加强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提高学生为实现短期实用目标和终极人生目标而主动学习的自觉性,避免升高中学段时选择不同教育的盲目性。

  3、强化配套联动,构建依法“普九”的运行机制。一要形成“普九”的一体化网络。知识老化的周期加速,职业结构的变频加快,迫使教育时限和空间不断拓展。教育已不再单纯是学校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变成了社会化的教育。学校、家庭、社会都是学习的课堂,一切空间都是学习的场所。因此,从现在起,就必须走开放式的教育道路,把学校从教室里搬出来,把学生从校园里引出来,把家长、学生、教师和整个社会紧密地联系起来,充分享用整个社会一切的外在和潜在的教育资源,尽量运用各种传统和现代的传媒手段,使学校、社会、家庭各个方面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最大限度地发挥综合教育的效能。二要构建“普九”的保障机制。从建立“三个机制”入手,坚决制止辍学。①建立目标管理机制。推广制止辍学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层层出台硬性文件规定(最好有人大的地方立法),分别对各级党政、有关部门、工商企业、教育内部、学生家长五个层面的教育责任提出明确要求。同时,建立“教育执法目标责任制度”,各级党政和有关部门层层签订《教育执法目标责任书》,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学校与教师分别签订《依法治校责任书》、《依法施教责任书》,切实形成全社会依法“普九”的责任保障体系。②建立执法检查机制。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充分发挥好督政、督教、督学功能。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督导部门及有关部门,要在一定时期内把制止辍学列为工作重点,配套联动,每学期进行1—2次突击性、拉网式检查,严肃查处各类涉及辍学的教育违法案件。同时,依据《教育执法目标责任书》和《依法治校责任书》、《依法施教责任书》,由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牵头,对下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校的责任目标执行情况,每年进行一次综合评估,评估结果向党委、人大、政府汇报,经党委、人大、政府同意后,向全社会通报,并列为主要负责同志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③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各级均设立举报箱和举报电话,定期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和师生座谈会,采取无记名问卷调查的方法,加强对涉及辍学各个热点、难点问题的反馈监督。三要优化“普九”的实施条件。①保证教育投入。认真落实“三个增长”、教师工资县级财政统一发放和乡镇财政收入重点用于义务教育的经费政策;征足用好教育费附加,尤其要及时足额发放学校公用经费,避免学校的乱收费行为。②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教学用房建设,保证“普九”招生急需;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减少因走读不便和走读安全造成的学生流失;加快“普实”步伐和规范化学校建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动手能力。③建立社会救助基金。各级都要成立救助特困生基金会,认真完善实施学杂费减免制度,层层开展领导干部和党团员“结对子”、“手拉手”活动,对确有家庭困难的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救助,弘扬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扶贫救困的传统美德。

  初中生可以直接上大学吗 http://www.99zihua.cn

  现在的初中生年龄大概在12-15岁之间,可以说大部分都是未成年人,对于如此小的年龄的学生来说,上大学应该是很久远的事情,但根据一些大学公布的招生计划可以知道,初中生也是可以上大学的,只是上大学的途径、学历程度不同罢了。

  初中生可以报考计划外招生院校

  据育路高校招生老师了解到,很多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开设了成教类大学专业,一般以技能型专业为主,比如学前教育专业、高速铁路客运乘务专业、空中乘务专业等,这些专业大多数年满14周岁的初中生(一般指初中毕业生)就可以报考,采取预科制,总体需要在校学习3+1年时间,第一年属于预科,主要学习一些基础文化知识,最终取得成考或网络教育大专、本科学历。

  初中生可以报考五年一贯制大专班

  针对初中中考时分流问题,很多高职类院校开设了五年一贯制大专班,也是针对的初中毕业生,只要初中毕业成绩达到院校录取分数线就可以被录取。五年一贯制大专专业也是以技能型为主,以上说的计划外院校的专业基本都涵盖在内。五年一贯制也称作五年制高职教育,前三年属于中专高中阶段的教育,后两年才是大专知识教育,最终符合毕业条件的考生会颁发全国认证的印有五年一贯制字样的大专文凭证书。

  对于以上两种上大学的方式,第一种学费较贵,据了解四年下来大概在12万-15万人民币左右,但属于校企合作办学,就业有保障;第二种属于正常上大学,符合条件的有费用优惠甚至是减免学费的政策,五年学习费用大概在3-6万左右,但学生毕业需要自己找工作,学校只负责牵线搭桥找单位。

  综合比较就看学生愿意报考哪种院校,每种都有自己的优势所在。


http://m.99zihua.cn/a/4201.html 中学生辍学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 初中生

联系方式

客服QQ: 1067845683
客服电话: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如果您还不明白,欢迎关注右侧二维码了解更多。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评论

Processed in 0.631967 Second , 63 querys.